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航标数据系统
一、项目背景
北方海区航标基础数据库系统作为国家级航海保障核心平台,以“全要素数据整合、全流程智能管理、全维度决策支持”为目标,覆盖灯塔、灯浮标、无线电航标等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。该系统通过标准化数据架构与智能化技术融合,有效解决了传统航标管理中存在的制式混乱、维护低效、数据孤岛等问题,成为支撑“交通强国”战略与“智慧港口”建设的关键基础设施。
二、核心功能应用与创新实践
系统整合北方海区19类航标、超2000座助航设施的属性数据(位置、状态、维护记录等),构建标准化数据库。例如,丹东大东港区原由地方分散管理的19座航标通过系统统一纳入直属海事管理体系,填补了北方海区沿海航标管理的最后空白,实现制式统一与效能标准化。此外,系统与AIS基站、北斗遥测设备联动,实时更新航标动态数据,为船舶提供精准导航服务(如大鹿岛增设AIS基站后,海岛居民出行安全与旅游经济显著提升)。
2. 智能流程管理:跨部门协同与应急响应效能跃升
通过任务申请、审批、执行全流程数字化,系统将传统人工调度效率提升30%以上。典型案例包括: • 紧急任务响应:2022年1月,丹东大东港区因航标效能不足导致船舶无法夜航。大连航标处依托系统快速生成冰期航标布设方案,5天内完成物资调配与作业,彻底解决冬季夜航难题。 • 跨辖区协作:天津航标处通过系统统筹调度“海巡152”“海巡153”轮,21天内完成大连、烟台辖区209座航标季节性更换,保障北方海区通航安全。 • 绿色运维创新:北海航标处应用钠离子电池组航标(连续稳定运行超8个月)与分段式复合型聚脲灯桩(获国际先进认证),降低维护成本15%。
3.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:AI驱动精准管控
系统集成AI故障识别技术,实现三大核心分析功能: • 效能预警:北海航标处通过AI分析视频监控数据,自动识别航标故障(如灯光异常、结构损坏),告警处理精度提升50%,减少非必要出航30%。 • 资源优化:基于船舶流量与航标状态数据建模,指导秦皇岛航标处部署北方海区最大海上测风标(直径10米、排水量60吨),支撑绥中800MW海上风电项目选址。 • 决策可视化
智能感知网络:整合北斗遥测、视频巡检、电子围栏等多源数据,北海航标处构建北部湾航标监控平台,实现目视航标可视化覆盖率90%,应急响应效率提升40%。
• 海事监管协同:与丹东海事局联合开展技术审查与效能验收,规范漂浮式测风塔等新业态航标管理,推动中朝自由航行区航标标准化。 • 绿色低碳实践
四、成效与影响力
:北方海区航标异常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,船舶碰撞事故率下降40%,支撑丹东港年吞吐量增长15%。
2. 经济效益显著: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,大连、天津等辖区航标维护成本降低15%-20%,服务港口物流效率提升25%。
3. 战略价值凸显
:打破区域壁垒,构建跨部门数据融合生态。
2. 技术-业务双轮驱动:以AI、北斗等技术创新反哺管理流程重构。
3. 服务区域经济导向:从“保障航行安全”向“赋能港口经济”延伸,形成“航标+产业”共生模式。
技术咨询:
☎️ 19180922310 | 📧 service@lepus-dt.com | 🌐 www.lepus-dt.com

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
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
解答本文疑问/技术咨询/运营咨询/技术建议/互联网交流